商会能为商人带来什么?(上)
admin
2017-04-13 17:51
摘要:商会姓“商”,商人也姓“商”,以“商”为纽带走到一起必然是为了大兴“商道”。那么现在,商会你能为商人做些什么呢?
01 行业抱团优势
独木不成林,单打独斗难力拨千钧,惟有抱团才能形成合力。行业商会能够充分凝聚行业力量,在推进政府部门制订行业政策、标准、法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商品买卖、交流协作、资质认证、价格协调、反倾销应诉、强化产品质量和专利保护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行业商会还有助于整合、发布行业信息,主导行业经营与发展,维护行业发展秩序,是行业健康科学发展的协调者、引导者;
此外,行业商会还可以依托专业化大市场,推进专业化市场建设与发展,在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做出显著成绩;与此同时,行业商会也可以引导行业培育共享共建、共同发展的意识,共同推动研发和营销,积极培育市场,加速企业抱团形成强大的地区集群和行业竞争力。
而越来越多的商会发展实例也表明,行业商会的确在带领会员企业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协调行业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行业诚信自律,帮助会员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言概之,加入商会才能聚力发展,实现企业与商会的互利双赢。
02 政企沟通优势
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所说的民营经济,“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基于此种状况,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与社会地位不对等,政治话语权几近于零。然而一旦加入商会,成为商会会长、副会长,甚至是常务理事、理事,在同官方打交道时,就多了一重让官方重视的身份。所有的护利、维权举动,一旦通过商会,其话语的分量,与个人奔走呼吁绝对大不一样。
非公经济人士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个新兴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获益者,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以及对社会担当的社会责任,还越来越需要活跃在社会、经济、政治层面所拥有的话语权。然而当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依旧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商会则具有推荐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参政议政,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党代表等职务的功能,构建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平台。
他们可以通过商会这个平台加入到参政议政大军中来,将自己和行业群体的利益诉求、民众意愿和社会情况,及时与党和政府沟通,使党和政府能及时、真实、客观地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为行业发展和非公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利益保障。这也是非公经济人士作为新兴社会阶层的生命线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其利益综合和表达功能的一个体现。
03 资源共享优势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顾名思义,相对知识和能力,所在的圈子对成功的决定性更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表现出了经济全球化、生活城市化、资源知识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基本特征,“资源”在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资源”,包括政府资源、人脉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等等。而商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则恰恰具有整合和凝聚这些资源的能力和职能。她能够为会员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会员与社会各界人士之间搭建起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企业发展的“娘家”和靠山。
时下,众多商会组织都纷纷与党、政、军、企、医、产、学、研、金融等机构广泛建立联系,在帮助会员企业争取政策支持,提供政策信息和业务指导,提供政府公关服务,推动项目考察合作,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实现产业发展联盟,帮助就医就学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会员企业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商人都热衷于加入商会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
04 党团服务优势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掌握着社会的先进性技术和经营理念。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士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近,愿意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而有些已经加入党团组织的人士则由于工作原因或时间、地域限制,不能参加正常组织生活。商会党团组织就是商会党员、团员会员感受组织和统一战线大家庭的温暖源泉。
商会党团组织一般都需要挂靠于上级党团组织,在上级党团组织的指导和要求下自主开展党团活动。如此一来,会员企业家加入商会党团组织,不仅能够充分体验组织生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还更容易利用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和领会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还能及时反映非公经济人士意见和要求,并通过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争取荣誉和表彰,提高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为企业发展增添更多荣誉和帮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